首先,大多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化学家缺乏对它们的了解,也缺乏相应的经验。化学课和教科书中告诉我们新分子是通过共价键而非离子键结合在一起的。
其次,制药公司也相对保守,离子液体对他们来说既陌生又不好管理,同时对于商业开发来说也过于冒险。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学术界和产业界的认知问题。在过去20年,许多研究者(包括我们)已经证明了离子液体的巨大价值,可以作为溶剂、电解质和压缩机液,它们可重复使用、不挥发、十分安全。然而,科学家们对这些化合物的绝大多数研究,仍然局限在它们的最初用途上。例如,二烷基咪唑(dialkylimidazolium)、季铵盐和鏻盐(quaternary ammonium and phosphonium salts),还是像20世纪90年代时那样被看作是“绿色”溶剂和电解质。实际上,除了这些“热门”的性质之外,离子液体还有很多很多其它特性。
考虑到液体盐在体内比固体更易溶解,离子液体对生物体产生的作用(如毒性)应该被进一步研究,而不应该被看成是个大问题。
固体的溶解度主要取决于其形态,如颗粒大小、结构是晶体型还是无定型。相同剂量不同形态的效果可能不同,或许无效,或许有毒。这种形态还取决于不可预知的药物生产和储藏条件,如温度、加热和冷却速率以及所用溶剂。上世纪90年代末,抗逆转录病毒利托那韦(ritonavir)被暂时停止生产,这是因为制造的药物胶囊中出现了未曾发现的、溶解度较低的晶体结构,这导致药物的失效。所以,目前的药物开发一般都需要进行固体药物的形态筛选,而对于液体药物来说,这些步骤完全可以砍掉。
离子液体当然不是没有问题,比如它们可能会吸收污染物,会从载体渗出,或者会有目前尚不清楚的生物活性差异。但是在我们看来,离子液体具有提高药物开发、递送和疗效的巨大潜力,足以令研究人员对其进行更深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