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需要稳定的电化学电位窗口(通常由其氧化电位和还原电位决定),以实现高工作电压,从而实现高能量密度。值得注意的是,电解液形成过程中的不同液体环境对锂离子电池的界面性能有重大影响,进而影响锂离子电池的性能。高浓的电解液已被发现通过减少溶剂化分子的数量来提供电化学优势。 离子液体电解液(IL)具有显著的..
2024-09-04 sh默尼 13
由高能锂金属阳极(LMAs)和富镍阴极组成的锂金属电池(LMBs),被认为是下一代二次电池的候选材料。然而,这些高活性电极材料常因缺乏保护电解质/电极界面相(EEIs),而与传统电解质的界面相容性较差,进而存在枝晶锂生长、低库仑效率(CE)、材料钝化等缺陷。因此,寻找合适的电解质是实现LMBs高界面稳定性和长寿命的有效..
2024-09-04 sh默尼 23
在与用户未达到深入交流了解足够信息之前,ILSML®通过让用户测定几组锚定的样品后绘制正交表,从中找出规律,再按照目标设计样品交由用户进一步测试,通过此法解决问题的用户中,撕膜电压最小可达到80V。
2024-09-03 sh默尼 32
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传导能力主要取决于聚合物链的运动和钠盐的解离比。基于这些考虑,人们探索了各种策略来改善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例如优化聚合物的组成和结构以及构建额外的离子传输途径。然而,单靠设计不能满足离子快速传导的要求。相比之下,使用不可燃的离子液体(IL)增塑剂将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转化为准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可以通..
2024-09-03 sh默尼 12
离子液体具有高热稳定性、宽电化学窗口、高离子导电性和可设计性,是电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由于其大多数在常温下为液态或半固态,在做成储能器材时存在泄漏的隐患。IGs能够将离子液体限制在固态基质中,不仅可以解决泄漏问题,还能够保持离子液体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然而,IGs的研究和开发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何优化离子凝胶..
2024-09-03 sh默尼 9
从产生的机理出发解决问题难度较大,这种微观作用力的设计与分析都很难,理论与实际偏差很大,且偶联到材料的其他属性太多,很难实施,从产生后再处理思路出发解决问题,可行性更高些。第三组分的介入是目前较为可行的解决方案,例如抗静电剂。
2024-09-02 sh默尼 6
锂金属负极因其高的理论比容量(3860 mA h g-1)、低的电化学电位(-3.04 V vs. 标准氢电极)和低的密度(0.59 g cm-3),备受青睐,成为新一代颇具前景的高能量密度负极材料。实际应用中,它们仍存在尚未解决的问题:商业有机电解液在锂金属表面形成不稳定的固体电解质中间相(SEI),以及锂枝晶和死锂..
2024-09-02 sh默尼 28
Monionic®载流子液 1-乙基-3-甲基咪唑双氟磺酰亚胺盐, FIM1002 99.9%,电池级 FIM1002用作锂电池“安全”电解液的重要组成,充当特效助剂与溶剂作用,兼容多种锂(Li)盐,高效阻燃、低熔点、低 粘度、不挥发、高导电、宽电化学窗口。
2024-09-02 sh默尼 19